(通訊員胡蓓蕾籽)近日,我校6774澳门永利青年教師陳奧以第一作者在國際肝病學頂級期刊《Gut》(IF 31.8, 中科院一區Top期刊)發表題為“Targeting the oncogenic m6A demethylase FTO suppresses tumorigenesis and potentiates immune respons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論文。
肝癌是全球第六大癌症,每年約有 83 萬患者死亡 。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肝癌,約占肝癌病例的 90%。HCC 早期症狀隐匿,通常确診在晚期肝硬化時期,臨床治療的效果非常有限 ,患者愈後較差。而且傳統的手術介入,放療化療等治療手段并不具有特異性,給患者帶來較大損傷的同時未必能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然而腫瘤免疫治療在腫瘤組織特異性和精準性上卻有着獨特的優勢,本研究希望通過刺激或消除免疫系統的抑制,從而釋放效應 T細胞來對抗腫瘤。更好的将化學療法和免疫療法優勢相結合,進一步提高治療的效果。
脂肪量和肥胖相關蛋白(FTO)是 mRNA上N6-甲基腺苷(m6A)的“消碼器”,在多種細胞中有緻癌作用。此外,細胞外囊泡(sEVs,或稱外泌體)是腫瘤發生和轉移的關鍵介質,但 FTO 介導的 m6A 修飾與 HCC 中的細胞外囊泡之間的關系尚不清楚。

本研究通過HCC病患樣本分析發現FTO在HCC中顯著上調。體外實驗證實敲低FTO顯著抑制HCC細胞的增殖,遷移 和侵襲。體内敲低FTO顯著抑制腫瘤生長和肺轉移。另一方面,C57BL/6小鼠中敲低FTO增強了CD8+型T細胞的激活與募集以及巨噬細胞的M1極化。轉錄組和m6A測序篩選出由FTO介導m6A修飾的下遊靶基因GPNMB,這個過程是由YTHDF2介導GPNMB的mRNA降解。IP和免疫金實驗确認定位到外泌體表面的GPNMB蛋白通過與CD8+型T細胞表面受體蛋白SDC4直接結合并抑制其激活與募集。 總的來說,FTO下調下遊靶基因GPNMB的mRNA上m6A水平,并通過外泌體形式抑制免疫細胞的激活與募集,最終促進HCC的發展進程。
陳奧博士于2020年入選 “香江學者計劃”,由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和香港學者協會共同資助,赴香港大學講席教授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Prof. Irene Oi-Lin NG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工作。在此期間,陳奧博士主導的表觀遺傳調控在肝細胞癌發生發展過程中機制研究是肝癌領域研究熱點問題之一,因此該項研究成果的發表是肝癌熱點問題的重要推進,更是深化内地與香港科研交流的共創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