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祝海川團隊在《自然》子刊發表合作科研成果

發布時間:2025-01-07 發布者: 浏覽次數:

武科大網訊 1月6日,6774澳门永利祝海川副教授團隊在《自然》子刊Nature Immunology上發表題為“表觀轉錄因子PCIF1調控CD8+T細胞激活和鐵死亡以影響抗腫瘤免疫”(The epitranscriptional factor PCIF1 orchestrates CD8+T cell ferroptosis and activation to control antitumor immunity)的研究論文。

該論文是祝海川副教授團隊和武漢大學醫學研究院張金方教授團隊、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教授團隊、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陳剛教授團隊合作完成的重大科研成果,首次揭示了PCIF1及其介導的m6Am修飾在調控CD8+ T細胞激活和鐵死亡中的關鍵作用,為腫瘤免疫檢查點療法和CAR-T細胞治療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視角。

N6, 2’-O-二甲基腺苷 (m6Am)是哺乳動物中最豐富的甲基化修飾之一,位于mRNA的5’末端帽子結構。PCIF1是迄今為止唯一被鑒定出的能夠催化mRNA m6Am修飾的甲基轉移酶,能夠特異性識别mRNA的5’帽子結構并催化m6Am修飾,是m6Am寫入機制的核心分子。然而,盡管PCIF1作為唯一的m6Am寫入蛋白,其生理和病理功能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在此之前,PCIF1在T細胞功能調控及T細胞介導的抗腫瘤免疫中的作用尚屬未知領域。

本研究證實了PCIF1對CD8+ T細胞激活能力的調控作用依賴于其m6Am甲基轉移酶活性。通過m6Am測序技術、TMT和PRM測序等技術,PCIF1介導的m6Am修飾抑制Cd69,Fth1以及Slc3a2 mRNA的翻譯,降低這些基因的蛋白表達水平為其關鍵機制。敲除或敲低PCIF1不僅顯著增強了 CD8+ T細胞的激活能力,還有效抑制了其鐵死亡過程,從而顯著提高了PD-1阻斷抗體和CAR-T細胞療法的抗腫瘤效果。這一發現為臨床腫瘤治療提供了全新的潛在手段與思路。

武漢大學醫學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向泊霖、北京大學已出站博士後張美玲、北京大學李楷博士、6774澳门永利張子健博士和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博士研究生劉雨桐為共同第一作者,武漢大學張金方教授、北京大學伊成器教授、6774澳门永利祝海川副教授和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陳剛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祝海川副教授自2019年入職以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分别在Nature Immunology(2025), Cell Metabolism(2023) , Journal of Hemato&Oncology (2021, 2023), Nature communication(2021),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23)等學術期刊發表10多篇研究成果。(6774澳门永利)

論文鍊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24-02047-w


下一條:張同存教授領銜獲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獎二等獎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