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林)“闆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一幅幅傳統生活的畫卷顯現在團日活動的屏幕上。11月29日,生物技術2401班團支部于13609舉行以“傳統文化的守護與接續”為主題的團課。旨在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增強大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使命感,堅定文化自信,助力文化複興。該團課由2401班團支書陶泠靜主持,全體支部成員參與。
團課中,陶泠靜以短視頻創作者李子柒為例,展示了中華文化如何通過數字平台走向世界。她指出,中國日益發展的短視頻産業,尤其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已然成為了全球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也是中國實現文化輸出的重要途徑。李子柒的作品通過展示傳統農耕生活,向世界傳遞了中國文化之美,受到廣泛贊譽。
陶泠靜強調道:“傳統文化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具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要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指示精神。中國傳統文化蘊含着引領世界走向繁榮的智慧,青年一代肩負着傳承和弘揚這一瑰寶的使命。”同時,她還強調道,青年學生在未來的學習和實踐中,要增強文化自覺,樹立正确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将文化傳承與創新有機結合。
團課介紹後,2401班薛先祥說道:“傳統文化傳承千年,曆久彌新,仍然具有着鮮活的生命力,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一定會珍惜學習機會,堅定理想信念,肩負起守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為實現中華民族的文化複興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