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宇琴)7月15日,永利“生生不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在本科生暑期社會實踐團領隊王钰瓊的帶領下,走進武漢革命博物館的中國共産黨紀律建設曆史陳列館,探尋監督執紀的偉大足迹。
中國共産黨紀律建設曆史陳列館中一組鮮活的人物銅像群吸引了實踐團隊成員的目光。實踐團隊成員默默舉起右拳向這些時代偉人銅像緻以最崇高的敬意。“在曆史發展的滾滾洪流中,總有一股強勁的力量與時俱進、曆久彌堅。這個力量,就是紀律的力量。在這一組昂首挺胸、不斷向前的曆史人物銅像中,我感受到了這股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力量,這股力量正是我們這一代新時代青年需要深入學習的。”王珏瓊分享道。
參觀至劉青山、張子善貪污案部分時,實踐團成員周美彤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們的腐敗行為不僅是損害了國家利益,也是嚴重破壞了黨風廉政和人民群衆的信任。人民币171.6萬元,這在當時是多麼龐大的數目,這可以幫助多少老百姓吃飽飯,更何況當時全國的經濟狀況正處于低迷狀況。”她指出,劉青山、張子善以權謀私,他們的下場是罪有應得,廉政才是時代的主旋律。
“展覽通過一組組圖片、橡塑、視頻、文物等内容,以豐富的形式展現了各個曆史階段紀律建設的史實、講述了關于廉政建設過程中的正反典型案例,這些事件令人深省。”參觀完陳列館後,王钰瓊表示,身為新時代青年要在同歪風邪氣和消極腐敗現象作鬥争時堅持自身原則、強化廉潔自律意識,确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不被濫用、懲惡揚善的利劍永不蒙塵,不負黨和人民重托。
據悉,中國共産黨紀律建設曆史陳列館是中國唯一一家記錄中國共産黨紀律建設近百年曆程的博物館,近4000平方米的展廳裡包含有405件文物資料、700餘幅珍貴曆史照片、《紀律建設永遠在路上》基本陳列和《中國共産黨首屆中央監察委員生平展》專題展。
面對這一樁樁、一件件紀律建設過程中真實發生的事件,實踐團隊成員紛紛為宣傳廉政精神采取行動。實踐團隊成員申穎傑和塗茜基于中國共産黨紀律建設曆史陳列館中的重要内容,采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拍攝了一組組以廉潔律己為主題的視頻來宣傳加強紀律建設的重要性;王钰瓊以實踐團隊的蹤迹為線索,以成員們的所思所感為骨架,撰寫出蘊含廉潔精神的文章發表在學院官Q中,激勵永利學生加強自身廉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