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海川副教授/張同存教授課題組揭示FGFR1抑制劑耐藥機制和聯合治療策略

發布時間:2023-06-06 發布者: 浏覽次數:

 6月9日,永利張同存教授/祝海川副教授課題組在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中科院一區, 藥學Top期刊)雜志上,發表題目為“ATF4 renders human 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cell resistance to FGFR1 inhibitors through amino acid metabolic reprogramming”的研究論文。

本工作首次發現FGFR1在T-ALL異常高表達且可作為T-ALL治療的有效靶點,聯合阻斷mTOR通路可解決T-ALL對FGFR1抑制劑耐藥的問題,并顯著抑制T-ALL的進展,對FGFR的抑制劑應用于T-ALL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6774澳门永利為論文的第一完成單位,張同存教授、祝海川副教授為本文共同通訊作者,張子健博士為本文第一作者。

T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T-ALL)是一種由前體T細胞惡性增殖引起的侵襲性癌症,具有較強的異質性,目前仍然沒有特異性的靶标藥物被應用,臨床治療手段有限且極易複發,複發後患者的預後往往較差。作者通過分析前期建立的T-ALL轉錄組和臨床預後數據庫後發現,FGFR1在T-ALL中表達相比于正常T細胞和骨髓細胞顯著性的升高,且FGFR1高表達的T-ALL患者顯示出更差的預後。體内外實驗證明,特異性的敲低FGFR1可以有效抑制T-ALL的生長和腫瘤負荷,但對FGFR1的抑制劑幾乎無效。利用多重組學的分析手段對FGFR1小分子抑制劑的耐藥機理解析發現,ATF4介導的氨基酸代謝重編程導緻T-ALL對FGFR1抑制劑耐藥。通過高通量藥物篩選發現,聯合阻斷mTOR通路可有效促進FGFR1抑制劑對于T-ALL抗腫瘤效果,并顯著抑制T-ALL的進展。該研究為FGFR抑制劑應用于T-ALL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圖注:FGFR1抑制劑耐藥機制

FGFR全稱成纖維生長因子受體(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屬于酪氨酸受體激酶(RTKs)家族蛋白,包括FGFR-1、FGFR-2、FGFR-3、FGFR-4四種受體亞型和12種配體(FGFs)。正常情況下,當FGFR與配體結合時會誘導FGFR形成二聚體,并催化自身發生磷酸化,進而激活RAS-RAF-MAPK、PI3K-AKT等下遊信号通路介導新血管生成、細胞增殖和遷移、調節器官發育等生理過程。

FGFR基因異常在多種癌症中的普遍存在,其中尿路上皮癌、乳腺癌、子宮内膜癌、鱗狀上皮癌等腫瘤高發。其中 ,FGFR1的突變比FGFR2-4的突變更為普遍。FGFR發生突變或者過表達時,FGFR信号通路過度激活,誘發正常細胞癌變,因此FGFR已成為目前“不限癌種”的熱點研究靶标之一。

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面上項目的資助;并依托6774澳门永利分析測試中心,得到了操媛和鄒飄等老師技術上的支持。

祝海川副教授2019年入職以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分别在Cell Metabolism(2023), Nature communication(2021), Journal of Hemato&Oncology (2021),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23), Scientific Report(2022), Vaccines(2023a, 2023b)等雜志發表10篇研究成果。

原文鍊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01-023-01108-4



上一條:姚凱教授團隊研究成果獲選為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封面論文并受到國際權威專家廣泛贊譽 下一條:曆時五年 我校研究團隊為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送去福音

關閉

Baidu
sogou